首页> 资讯> 详情

“羊城青年好医生”郑于臻:用幽默的深科普化解“肺癌焦虑” 热议

2023-05-18 09:34:21 来源:大洋网

工作时间,他是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胸外科和食管外科的主治医师,每周至少有5天需要站在诊室或手术台前与肺部和食管肿瘤“作战”;业余时间,脱下白大褂和手术服的郑于臻,却是一名“科普达人”。

与传统的医生形象不同,郑于臻习惯在工作日背着个电脑包,里面放着他的笔记本电脑,和一个可以随时读取患者CT光盘的便携式外置光驱,这是他对抗肿瘤的“秘密武器”。查文献、看医疗影像、写科普文章……作为医院里最早开通微信公众号的医生,这位学术型医者几乎利用自己的所有碎片时间在吸收知识,并将他所理解的点滴发布在他的微信公众号中,用幽默的科普知识缓解患者们的“医疗焦虑”。

郑于臻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工作之余潜心学术

写公号意外成为“科普达人”

一路走来,郑于臻收获了业内诸多认可:2022年,广东省医学会评选他为“羊城青年好医生”和“2022年度十大南方健康科普达人”;2018年,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将他评选为“中国35名35岁以下最具潜力的青年肿瘤医生(35 under 35)”之一,并在2021年将他评为“国内青年肿瘤医生成长之星”。然而,这些闪亮的“标签”在郑于臻看来都远不如回归医者本心重要。“我想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患者排忧解难,迎接美好生活。这也正是我做肺癌科普的原动力所在。”

根据前不久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2016年中国恶性肿瘤流行情况分析》数据,肺癌在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中位居首位,仅2016年新发病例就达到约82.81万。而与发病率一样高速发展的是肺癌的筛查和治疗手段。郑于臻介绍,肺癌发现越早治疗效果越好,很多早期肺癌甚至只需单纯做个微创手术就可以实现治愈效果。但在门诊和网络问诊时,他却发现民众对癌症的知识还是格外匮乏,“大家对待肺癌的态度往往呈现出两个极端,要么就是鸵鸟思想,不去做胸部CT筛查,坚信癌症一定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要不就是谈癌色变,一旦确诊肺癌就心生绝望,甚至开启自暴自弃。”

郑于臻认为,需要迫切让民众知道什么是肺癌,应该怎么样才能科学防治肺癌。他索性开了一个专门普及肺癌知识的微信公号——“郑正有词话肺癌”。

尽管每天从查房到手术等日常工作已经占据了他大部分时间,但公众号开设至今,郑于臻依然保持着每周一更的频率,并尝试用幽默风趣的写法,如“想彻底消除肺部小结节,我们需要一个违背祖宗的决定”“它就像五指山上的六字真言,能压得住孙悟空,也能压得住肺癌”,给读者传达最新的科学数据和研究进展,有时候他甚至还会配上参考文献这种兼具科学深度与科普广度的帖子。

随着公号的不断更新,郑于臻也意外地成为肺癌患者们心目中的“肺癌克星”和“科普达人”,被读者们亲切地称为“无所不知的郑博”。而他这个微信公众号也连续多次入选中国医师协会个人医疗号TOP50。

意外“走红”之后,很多公号读者来到门诊找郑于臻看病,甚至有的患者朋友专程从东北坐飞机到广州来挂他的门诊号。面对这些 “粉丝”的认可,郑于臻说:“我有些意外,但更多的是感动。我只能以一颗医者的赤诚之心,加倍努力去回报这一份份来自远方的信任。”

郑于臻(右)和同事为病人实施手术

立志做“拆弹专家”  

想病人之所想 做生命的守护者

在科普肺癌知识的过程中,郑于臻越来越体会到患者看病的种种不易。“过去我是从医生的角度来看待疾病,现在通过与患者在社交平台的互动留言中理解到,我们应该更多关注病人的感受,站在病人的角度去‘看病’。”这种思维的转变,影响着他的日常诊疗行为,让他越来越能够站在患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在胸外科门诊,胸部CT是医生经常开具的检查。一次CT往往可以扫描至少300张图片,但医院往往只会挑选其中10~30张打印成胶片,并且分辨率较低,对于小结节而言,会影响医生的判断。而诊断肺部小结节的最佳图片格式是dicom原始影像文件,为此不少患者会携带拷贝了dicom文件的U盘或光盘去不同的医院就诊,但大多数医院的电脑都不允许外接U盘或光盘,导致不少外院患者在看诊时医生无法直接对其进行病情诊断,只能重新在本院做一次CT,从而对身体产生额外的辐射。

留意到这个细节后,郑于臻便开始每天自己带电脑和光驱上班,以便为远道而来的患者带来便利,帮他们减少后顾之忧。而在给病人制定手术方案时,他更是想病人之所想,立志要成为病人的“拆弹专家”,当好他们生命的“守护者”。

患者老魏便是其中的一个。2018年,老魏从惠州赶来广州看病,被诊断为小细胞肺癌。由于小细胞肺癌具有生长迅速、容易转移、术后预后差等特点,被称为“肺癌之王”。这类患者剩余总生存时间平均只有7~10个月,5年生存率不足10%,业内对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手段也基本是以放化疗为主,极少会选择开刀。“难道,我们只能如此吗?”面对老魏期盼的目光,郑于臻思考着:“针对当前小细胞肺癌的治疗窘境,能否跳出传统的思维模式去寻找一种新的治疗方案?”

通过检索美国SEER公用数据库、慕尼黑癌症登记中心和多篇文献,郑于臻寻找了数百名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诊疗资料,他通过比较发现,相比传统的放化疗方案,通过“肺叶手术切除+放疗+化疗”的综合治疗方式可以取得最佳的临床治疗效果,患者的5年生存率可达到73.5%。于是,在充分的数据支持下,整个中山六院的科室针对老魏的病情进行了深入的讨论,最终为他在2018年11月14日进行了充分的手术切除,术后再辅以积极的放化疗,最终老魏成功出院。

此后多年,郑于臻一直牵挂着老魏的病情,他的微信公众号里也记录下了老魏每次来复诊时自己的思考与心情:

“2020年7月15日,他回来了,没事。”

“2022年1月7日,他又回来了,还是没事。”

经过多年随访,郑于臻越来越确认,并在自己的公众号发出了老魏的案例,他告诉同行们:“小细胞肺癌的‘破窗效应’,或许就在手术”。

而不论是做科普,还是选择新的诊疗方案,郑医生的诸多选择背后,离不开医院的支持。而在郑医生背后的中山大学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胸外科,实际上成立于2020年;其带头人正是岭南名医廖洪映,在廖洪映的指导下,如今的中山六院胸外科不仅拥有一支如此新锐的队伍,也打造出一套完整的肺癌诊疗知识体系,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技术,在围绕肺癌、肺小结节、食管癌等胸外科常见疾病开展诊疗的前提下,还基于自身的优势学科,努力探索针对肺转移瘤的最佳治疗方式,帮助了许许多多前来就诊的患者。除此之外,他们还牵头组建了广东省肺部肿瘤精准治疗联盟、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食管肿瘤专业委员会,以他们的临床经验和影响力引导着行业的发展。

下班回家后,郑于臻在公众号后台回复读者留言。

未来将借助AI之力

创建肺癌防治知识库 为更多患者解忧

像老魏这样的案例,在郑于臻的公众号里还有很多。“过去,我们都是从象牙塔里走出来的,很多理论都局限在自己的圈子里;但在成为一名科普博主之后,我发现医者能做的不仅仅是治愈病人,还可以通过写文章分享自己的思想和经验,从而在医者和患者、医者和医者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郑于臻说。

这座桥梁,他搭建得也很成功,几乎每篇文章发出后,评论区都会涌入不少患者和同行的留言,有的是表达感谢,有的是咨询治疗方案,有的则是探讨临床问题。如有的患者会问:“我的肺结节好像长大了,它符合肿瘤生长规律吗?”“我已经做完手术了,如何才能知道自己的预后?”“立体定向放疗的疗效如何?”……对于这些留言,郑于臻总会一字不漏地阅读,并耐心地给他们提供一些方向性的指导。

但随着留言的不断增加,甚至问题信息重合,郑于臻有时会陷入一种“重复劳动”。于是他脑海里又产生了一种新的思路:能否开发一些小工具,让患者通过线上的方式进行自测?在自己分身乏术的前提下,如何才能解答每一位患者的疑问?

说干就干,很快郑于臻就与几位好友一同组建起研发团队,并相继开发出肺结节体积倍增时间计算器、早期肺腺癌生存率估算器、早期肺癌立体定向放疗后效果预测计算器等一系列实用的小工具,方便患者通过线上方式进行自测,并提醒患者科学随访,同时减缓无效焦虑,这样创新而实用的方式受到读者们的一致好评。

未来,郑于臻还希望针对肺癌患者开发出一个专属的肺癌防治知识库,通过嵌入如ChatGPT这样的AI聊天机器人、文献资料下载、科普书籍分享、患者交流论坛等内容,同时整合人工智能肺结节识别及良恶性判断工具,结合多学科双医师影像诊断的结果,指导患者进行科学的随访,并提出专业的治疗策略,为更多肺癌患者排忧解难。

尽管人工智能对于郑于臻来说是一个颇具挑战性的领域,但他表示“未来已来,唯变不变;行而不辍,梦想可期”,而这段话也是在他的公众号里时常被提及的一句话。郑于臻告诉记者,不论工具的形式怎么变,作为医生的本心却始终不会变。“那就是用有趣有料的深度思考,来做对病人真正有用的科普。”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程依伦

关键词:

上一篇:全球头条:华泰证券:二季度房地产市场将迎来分化行情
下一篇:最后一页